
| 聯系我們 | |
| 鞏義市盛威冶金爐料有限公司 | |
| 地 址: 河南省鞏義市涉村鎮西涉村 | |
| 電話:0371-64578859 | |
| 傳真:0371-64578859 | |
| 手機:15238686199 13938297067 | |
| 聯系人:李經理 | |
| 郵編:451200 | |
提高耐磨澆注料的強度及耐磨性,需從原材料選擇、配合比優化、工藝控制及養護處理等多維度綜合施策,核心邏輯是通過提升材料密實度、增強骨架強度、優化結合體系及減少內部缺陷來實現性能提升。以下是具體技術路徑:
一、優化原材料選擇,強化骨架與基體性能
耐磨澆注料的強度和耐磨性主要依賴于骨料(骨架)和基體(結合相)的協同作用,需優先選擇高強度、高硬度的核心原料。
骨料的優選與級配設計
高硬度骨料:選用莫氏硬度≥7 的耐磨骨料(如棕剛玉、白剛玉、碳化硅、高鋁礬土熟料、石英砂等),其自身硬度直接決定材料耐磨性(硬度越高,抗磨粒磨損能力越強)。其中,碳化硅(莫氏硬度 9.5)、剛玉(9)優于普通高鋁骨料(7-8),尤其適用于高磨損場景。
高強度骨料:骨料需具備高抗壓強度(≥150MPa)和低吸水率(≤3%),避免因骨料自身破碎導致整體耐磨性下降。例如,選用煅燒充分、致密度高的電熔剛玉替代燒結剛玉,可提升骨料強度 20%-30%。
級配優化:采用 “緊密堆積級配”(如連續級配或多組分混合級配),通過粗骨料(5-10mm)、中骨料(1-5mm)、細骨料(0.088-1mm)的比例調整(通常粗:中: 細 = 4:3:3),減少堆積孔隙率(目標≤20%),提升材料密實度 —— 密實度每提高 5%,耐磨性可提升 10%-15%。
結合劑的強化與適配
結合劑需保證骨料間的強結合,同時自身具備一定耐磨性,避免成為 “薄弱環節”。
水泥基結合:優先選用低鈣高鋁水泥(如 CA-70、CA-80),其水化產物(CAH10、C2AH8)在中低溫(≤300℃)下強度高,且后期水化收縮小;添加硅微粉(SiO?≥90%,粒徑≤1μm)可與水泥水化產物反應生成低鈣硅鋁酸鹽凝膠,填充微孔隙并增強界面結合,使常溫抗壓強度提升 20%-30%。
化學結合:高溫環境(≥800℃)下,水泥結合劑易脫水失效,需改用磷酸鹽(如磷酸鋁、聚磷酸鈉)或樹脂(如酚醛樹脂)結合。磷酸鹽結合劑通過縮合反應形成 P-O-Al 共價鍵,高溫下轉化為莫來石相,強度穩定;樹脂結合劑在常溫下固化快,可通過添加碳化硅細粉提升高溫殘碳強度。
復合結合:采用 “水泥 + 化學結合劑” 復配(如高鋁水泥 + 硅溶膠),兼顧常溫早期強度與高溫穩定性,適用于冷熱交替的磨損場景(如回轉窯窯口)。
二、添加功能助劑,彌補性能短板
通過助劑調控材料結構,減少缺陷并提升韌性,間接增強強度和耐磨性。
減水劑與密實劑
加入高效減水劑(如聚羧酸系、萘系),可在保證流動性的前提下減少用水量(每減少 1% 用水量,孔隙率降低 2%-3%),避免因水分蒸發形成過多氣孔。例如,添加 0.5%-1% 聚羧酸減水劑,用水量可從 15% 降至 12%,常溫抗折強度提升 15% 以上。
引入超細粉(如硅灰、超細氧化鋁粉,粒徑≤0.1μm),利用 “微填充效應” 填充骨料與結合相之間的微孔隙,同時通過 “火山灰反應” 生成凝膠,進一步致密基體,使耐磨性提升 20%-25%。
增韌與抗裂劑
材料脆性過大會導致受沖擊時開裂,降低耐磨性,需通過纖維或彈性相增韌。
鋼纖維:添加 3%-5%(體積分數)短切鋼纖維(直徑 0.5-1mm,長度 10-15mm),可通過 “橋接效應” 阻止裂紋擴展,提升抗沖擊強度(≥3.5kJ/m²),適用于高沖擊磨損場景(如破碎機襯板)。
陶瓷纖維:在高溫環境下,鋼纖維易氧化失效,可改用氧化鋁纖維或氮化硅纖維(添加量 2%-3%),兼顧高溫韌性與抗磨性。
彈性粒子:少量添加樹脂微球或橡膠粉(≤5%),通過彈性形變吸收沖擊能量,減少局部應力集中導致的剝落。
三、嚴控生產與施工工藝,減少人為缺陷
材料性能的發揮依賴于工藝穩定性,需從攪拌、成型到養護全程控制。
攪拌與成型工藝
攪拌:采用強制式攪拌機,先干拌骨料與細粉 3-5 分鐘,再加入結合劑和水濕拌 5-8 分鐘,確保物料均勻分散(避免骨料團聚或結合劑局部富集)。
成型:采用振動密實(高頻振動棒,振幅 0.5-1mm,頻率 200-300Hz)或加壓成型(壓力 10-20MPa),排出氣泡(氣孔率需控制在 10% 以下);對于復雜形狀構件,可采用真空澆注(真空度≤-0.09MPa)進一步減少氣孔。
養護與熱處理
水泥基澆注料:成型后需覆蓋保濕(溫度 20-25℃,濕度≥90%),養護 24-48 小時,確保水泥充分水化;升溫烘干時,300℃前緩慢升溫(≤5℃/h),避免水分快速蒸發導致開裂。
化學結合澆注料:磷酸鹽結合料需在 60-80℃烘干 24 小時,促進縮合反應;樹脂結合料需在 100-150℃固化,確保樹脂交聯完全。
高溫預處理:首次使用前,按升溫曲線(如≤50℃/h 升至工作溫度)進行烘窯,使結合相充分轉化(如水泥基轉化為穩定的鋁酸鹽相,磷酸鹽轉化為莫來石),避免后期使用時因相變開裂。
四、場景適配:根據工況針對性調整
不同使用場景(如常溫沖擊磨損、高溫滑動磨損、腐蝕磨損)對性能要求不同,需差異化設計:
常溫高沖擊(如礦山溜槽):側重鋼纖維增韌 + 高鋁水泥結合,確保抗沖擊強度≥4kJ/m²,常溫抗壓強度≥80MPa。
高溫滑動磨損(如回轉窯燒成帶):采用剛玉 - 碳化硅復合骨料 + 磷酸鹽結合,確保 1000℃高溫抗壓強度≥60MPa,耐磨性(磨損量)≤5cm³/5h(ASTM C704 標準)。
腐蝕磨損(如化工反應器):選用耐酸骨料(石英、碳化硅)+ 樹脂結合,同時添加玻璃纖維增強抗滲性。





豫公網安備 41910102000058號